教育资讯
当前位置: 首 页> 教育资讯> 正文
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011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教育研究》杂志社/文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实施扎实推进的关键一年。伴随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专家学者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在教育功能和使命、教育公平的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教师的学习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主张,发挥了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崇高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大中小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我国德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涵盖了学校德育的最基本内容,具有普适性,为确保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放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二)内容上要凸显系统性和层次性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如何将其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学界展开了广泛研究。

  专家指出,国民教育序列中不同学龄段、不同层次的青少年有着不同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其思想变化也是阶段性的。必须关注不同阶段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道德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分层细化,突出重点,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体系。

  (三)途径和方法上关键是“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入情入理。学者从多方面探讨了“融入”的途径,指出要融入课堂教学,把各门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资源充分开发出来;要充分利用公共社会资源,把社会实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要融入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融入学校管理工作,既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融入班主任工作,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细节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

  关于“融入”的方法,学者认为,要处理好灌输与感受的关系,注重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处理好知识与方法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处理好课堂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注重时效和实在的关系,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价值观的升华。

  文化强国建设中教育的使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和任务,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围绕文化强国建设中教育的使命,学者们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一)重视教育对文化自觉的培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要靠教育。学者指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培养文化自觉有着特殊的意义,具体而言,学校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者文化自识、文化对话、文化融通和文化创新的能力。

  学校教育中文化自觉的培养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要注重科学育人,发挥课堂的文化传播职能,传递学科知识中的文化元素;二是要注重主体文化人格养成,充分认识和科学把握各学科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培育具有更高文明程度的人格;三是要注重文化自身发展传承,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与学,更是文化信念、文化理想的培育和提升。

  (二)促进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育决定一个时代、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有学者指出,教育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教育“以使人成其为人”作为其内在指向,意味着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品格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人”,也即成为文化意义和文明意义上的人。教育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而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主要靠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文化知识的引领。教育应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创新者、社会文化的引领者。

  学者强调,教育作为人类世代参与其中的对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不是也不可能传承思想文化的全部内容,而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审视、选择之后,再纳入“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之中。教育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的基础上如何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也成为学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三)繁荣教育科研,推动思想文化创新

  教育科研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学者强调,要坚持教育科研的公益性,强化社会责任,保持教育科研的质量和品位。学者提出,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术话语系统,进而为进一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达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度自觉。

  多维度、多学科、重数据与国际参照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有学者指出,为推动重大课题研究上的突破和创新,当前,要着力提高教育科研数字化水平、实证化水平、综合化水平、普及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关乎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层次变革。学者指出,变革的顺利推进,需要以科学的教育观念作为重要先导,以促进内涵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以充足的投入作为重要基础,以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根本保障。

  教育发展方式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有学者认为,我国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是使我国教育发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财力物力资源投入、时间投入、强化考试技能,转向主要依靠教育结构优化、学生培养模式改善、队伍素质提高、教育研究支持、管理方式创新的轨道上来,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方式的升级与转型,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根本靠改革

  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是教育整体的转变,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体制机制、人才培养规格与育人模式以及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应该进行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是教育转型的前提,教育体制变革是教育转型的关键,转换育人模式是教育转型的核心。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正面临两个关乎改革伦理的问题,即,改革应如何既要坚守公立学校机构的公共性质,又要坚持公立学校办学的自主性质。有学者指出,只有深入理解教育活动的基本价值,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才能最终提升教育改革的道德水准和改革决策的伦理质量。

  (三)坚持先行先试,稳步推进教育改革

  基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现实,有学者指出,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在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教育改革应当是“改良”,而不是“革命”,绝不能将已有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全部推倒重来。

   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科学的人才观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眼光和科学的内涵去看待和衡量人才。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的内在需要。学者指出,育人为本教育思想要求在教育发展的理念、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教育发展目标的确立、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选择等方面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

  去除功利主义倾向,回归教育的本真。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打基础、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学者普遍认为,社会不断滋长的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影响着学校、教师、家长、地方政府甚至全社会的教育观念。要营造全社会关心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包括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走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认识误区。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人才奠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权利。对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发展的可能性,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注。有学者指出,要走一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路子,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统一走向个性,从简单走向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最为重要的是要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

  有学者通过对学习本身进行深入探讨,发现从学习的对象来看,学生的学习不应局限在仅仅以书本知识为对象,还应以自然、他人(社会)、自我为对象。多维学习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机制。

  (三)建立教育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机制

  学者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使人才培养的体系更加开放、机制更加灵活、渠道更加互通、选择更加多样。

  学者提出,创新人才是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使创新人才涌现,既有赖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有赖于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要继续增加和改善教育的供给,建立统一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使市场在人才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要衔接好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与劳动力市场主管部门的沟通对话机制。

    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与监测

  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一)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并实施缜密的评价监控,是发达国家与国际组织的通行做法,也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研究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关键举措,是转变我国教育管理职能、提升教育行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对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和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制定教育质量标准是系统工程

  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进行顶层设计,又要进行系统设计。从理论上,基于分层思路的“条件-功能-效果”标准框架,可以看成是教育领域标准化思想的基石。从政策角度看,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应明确教育质量标准政策制定的主体,形成政策体系,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综合考量宏观、中观、微观教育质量。从内容和过程来看,教育质量标准必须要涉及到教育的全过程和全要素,既要重视硬件的建设,也要重视软件的建设,既要重视师资的建设,也要重视教材的建设。

  (三)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测要关注人才培养质量

  在研究领域,对教育质量的定义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教育产品质量定义教育质量,即学生能力或学业成就;第二种观点是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从“投入-过程-产出”的系统概念考察教育质量。因此,更多地要搜集导致现在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学生发展状况可能的教育因素和环境因素,要按照系统的、整合的观点,来解释造成目前这种状况可能的教育因素。对此,有学者提出,我国的教育发展如果能从注重经济效益和对学生的知识评价转变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但总体上看,我国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从学前教育的性质、学前教育资源以及学前教育师资建设方等面展开了讨论。

  (一)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及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体生命健康和谐发展之必需,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未来的国力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学者指出,在学前教育立法中,要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规定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针、政府责任及其与社会关系、投入与保障机制等的前提与基础。

  (二)强化学前教育管理

  “入园难、入园贵”是近几年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同时,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结构性失调现象,即幼儿园“公弱民强”、数量失调,民办园与公办园公平竞争的环境失调,群众学前教育需求与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失调,生源结构与幼儿园结构失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前教育发展失调。为此,应明确规定中央、省、地市级部门设立学前教育的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县级应有专门机构或专职干部,并明确中央、省、地市、县级学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三)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幼儿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幼儿教师地位待遇急需落实的问题等,是困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此,有学者提出,应完善农村幼儿教育的管理体制,明确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待遇,重视教师培训,建立城乡幼儿教师交流机制。也有学者从改善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的角度提出,应尽快研究制定专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改革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办法,以有效保障和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就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是今后较长时期的重要任务。2011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然是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以体制重构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在我国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教育政策在价值取向和目标上带有城市倾向,由此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有学者就这些问题分析指出,要以体制重构和制度创新为核心,逐步纠正或改进造成教育城乡差距的体制和政策,以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和一体化为目标,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有学者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大对中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重点抓好小学的校际均衡,并注重小学和初中均衡发展的协调性;县级政府要摸清家底使投入更有针对性;有条件的地区要把学业成就和生源结构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中等。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公平和质量共同提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走向质量均衡,质量均衡以缩小教育质量差距为目的。有学者指出,教育均衡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与基础,教育均衡的指向是以人为本,教育均衡的实质是通过均衡促发展,而均衡的本质是教育场域内部结构的功能性调整与完善,借以实现教育作为系统的整体升级。

  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应该是促进教育公平更重要的要求。有学者指出,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政府首先要承担起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责任,形成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长效机制,加快改善薄弱地区和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三)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评估

  在县域内实现均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义务教育的工作重点,也是实现义务教育整体均衡、解决择校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有学者指出,首先必须解决标准问题,而标准的建构则首先应明确优先超前原则、协调统筹原则、政府为主原则、资源均享原则、重在普及原则、质量第一原则,然后通过综合均衡度指标来判断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

  教师学习与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注重师德建设的伦理性

  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有学者认为,我国在师德建设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伦理思潮从诸多方面影响着师德建设,其中尤以道义论、功利论和契约论三种伦理思潮的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当前,帮助教师认识、提升和凝炼师德的内涵,重振道义论伦理思想的理想精神,融合多元伦理思想,是我国师德建设的新视角。

  制度构建及制度伦理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路径。完善的制度是师德建设的保障,教师的行为规范、纪律要求、考核标准、奖惩条例、升迁规定等都应该完善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使师德建设有法可依;同时,教师更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有学者指出,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更重视制度伦理的内化作用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的伦理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才能深入地把师德规范渗透融合到教师的内心追求中去。

  (二)加强教师专业标准建设

  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的有关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和构建需要把握和处理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标准的功能定位要为教师资格认定提供可参照的专业合格依据;二是标准的内容框架要体现专业要求的全面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三)优化教师学习生态

  教师学习生态的优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学者认为,优化教师学习的生态现状,应从尊重教师学习的生命本质、张扬教师学习的主体性、关切教师学习的适切性和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出发。有学者认为,生态取向教师学习内容层级设计是教师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教师需求的多样性设计,是促使教师学习、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持续性设计,是促使教师同伴互助共生发展的互动性设计,是源于教师生命发展需要、提升教师幸福感的生命化设计。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学习生态优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研究成果之一。撰稿:高宝立、邓友超、宗秋荣、杨雅文、金东贤、刘洁、许建争、张平

Copyright © 2022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4楼 Tel:0719-8128020